今天是:
1 2 3 4
防伪查询,武运粳29号查询:
 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|  新闻中心 | 公司新闻
 
热烈祝贺我公司三个水稻品种、一个玉米品种均通过省专业委员会初审
来源: 点击数:5293  时间:2017/3/3 

     2017年3月1日,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发了《关于2017年安徽省稻、玉米、大豆和棉花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》,文件对2017年安徽省品审会四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稻、玉米、大豆和棉花予以公示。

    其中,我公司自主选育的3个水稻品种:中籼“两优68”、晚籼“徽两优1898”、晚粳“宇粳1号”及1个玉米品种“嘉玉216”均已通过专业委员会初审。

一、稻

……

8. 两优68

品种(生态)类型: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红米糙米型

申请人:安徽宇顺种业开发有限公司

育种人:安庆市宇顺种业研究所

品种来源:N714S× M68

主要特征特性:2014年、2015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127.0厘米、穗长24.6厘米、亩有效穗14.0万、每穗总粒数249.2粒、结实率78.8%、千粒重26.4克。全生育期为144.1天,比对照品种(Ⅱ优838)晚熟4.0天。

抗性鉴定: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,2014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4.73),高抗稻曲病(病指0.8),中抗纹枯病(病指40),感白叶枯病(病指51;2015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4.00),高抗稻曲病(病指0.7),中抗纹枯病(病指43),中抗白叶枯病(病指43)。

品质分析: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,2014年米质达部标4级,2015年米质达部标2级。

产量表现: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.52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5.01%(显著);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.20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5.35%(显著)。2016年生产试验亩产637.55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8.74%

栽培技术要点 1.播期:4月底至5月初播种,大田亩用种量1.0千克,秧田亩播量15千克左右,秧龄在30天左右。2.栽插密度:株行距20×20厘米或20×23厘米,亩保证1.5-1.7万穴,每穴12粒种子苗。3.施肥:施足基肥,中上等肥力田块亩施复合肥20公斤(NPK  3×16%),尿素7.5公斤,适时追肥。4.灌水:浅水栽插,抽穗前5天~15天保持3厘米浅水层,在此前后,保持湿润和间歇灌水,干干湿湿到黄熟,成熟前7天断水。5.病虫害防治:及时防治病虫害,注意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曲病和白叶枯病。 6.注意事项:圩田或高肥力田块,注意防止倒伏。

审定意见: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,初审通过。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,需要注意对白叶枯病等病害进行防治。

……

27. 徽两优1898

品种(生态)类型:晚籼两系杂交稻品种红米精米型

申请人:安徽宇顺种业开发有限公司

育种人:安徽宇顺种业开发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R989×1892S

主要特征特性:2014年、2015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97.2厘米、穗长21.9厘米、亩有效穗22.35万、每穗总粒数156.7粒、结实率77.4%、千粒重24.95克,抗低温冷害性3级(空秕率22.6 %)。全生育期为128.2天,比对照品种(协优92)晚熟2.2天。

抗性鉴定: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,2014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4.50),抗稻曲病(病指2.3),中抗纹枯病(病指29),感白叶枯病(病指48;2015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3.25),抗稻曲病(病指2.5),中抗纹枯病(病指41),感白叶枯病(病指51)。

品质分析: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,2014年米质达部标2级,2015年米质达部标3级。

产量表现: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.70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4.79%(极显著);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.10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11.92%(极显著)。2016年生产试验亩产540.80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5.50%

栽培技术要点:1.播期:6月上中旬,亩用种量1015公斤,秧龄25天左右移栽。2.栽插密度:亩栽2万穴左右,穴栽12粒种子苗。3.施肥:重施基肥,早施促蘖肥,总用氮量10公斤左右,NPK配合,增施穗、粒肥。4.灌水:浅水栽秧,薄水活棵,及时晒田控蘖,寸水抽穗,灌浆至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。5.病虫害防治:根据植保预报进行病虫防治。

审定意见: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,初审通过。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籼稻区推广种植,需要注意对白叶枯病等病害进行防治。

   ……

29. 宇粳1

品种(生态)类型:常规晚粳品种

申请人:安徽宇顺种业开发有限公司

育种人:安徽宇顺种业开发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当育粳2/太湖糯

主要特征特性:2014年、2015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102.15厘米、穗长16.6厘米、亩有效穗22.3万、每穗总粒数122.9粒、结实率93.1%、千粒重29.1克,抗低温冷害性1级(空秕率6.9 %)。全生育期为137.7天,比对照品种(M1148)早熟1.4天。

抗性鉴定: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,2014年感稻瘟病(综合抗指6.08),抗稻曲病(病指2.1),中抗纹枯病(病指42),中抗白叶枯病(病指30;2015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5.00),抗稻曲病(病指1.9),中抗纹枯病(病指39),抗白叶枯病(病指21)。

品质分析: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,2014年米质达部标3级,2015年米质达部标2级。

产量表现: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1.0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17.61%(极显著);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.4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15.56%(极显著)。2016年生产试验亩产520.6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13.79%

栽培技术要点: 1.播期:6月中旬,秧龄30天左右,秧田亩播种量2030千克,大田亩用种45千克左右。2.栽插密度:株行距13.3×17厘米,亩栽插3万穴左右,每穴34种子苗。3.施肥:施足底肥,栽后及时追肥促分蘖,增施有机肥,适当补施磷钾肥,亩施纯氮在1820千克。4.灌水:前期浅水勤灌,最高茎蘖数控制在28万,孕穗期保持浅水层,齐穗后干湿交替。5.加强病虫防治,尤其后期病虫害。6注意事项:关注天气变化,做好防护措施,异常高低温时可灌深水改善田间环境条件,以免气候异常影响产量和品质。

审定意见: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,初审通过。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,需要注意相关病害进行防治。

二、玉米

……

21、嘉玉216

品种(生态)类型: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

申请人:安徽全新种业有限公司

育种人:安徽全新种业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K6× K27

主要特征特性:第一叶尖端形状长椭圆形,幼苗叶鞘浅紫色,株型紧凑,总叶片数19片,叶长(位穗叶)中 ,叶片较上冲,叶色浓绿。雄穗主轴长度中,一级侧枝数目1011个;花药浅紫色,散粉期中;雌穗吐丝畅,花丝青色。果穗长筒形,穗轴白色;籽粒半马齿型,籽粒顶端金黄色, 籽粒背面色黄色2014年、2015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266.5厘米、穗位110.2厘米、穗长16.8厘米、穗粗5.1厘米、秃顶1.1厘米、穗行数16.2、行粒数32.8粒、出籽率87.5%、千粒重318.4克。全生育期102天左右,比对照品种(郑单958)晚熟2天。

抗病鉴定: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,2014年中抗小斑病(病级5级),抗南方锈病(病级3级),中抗纹枯病(病指44),抗茎腐病(发病率10%); 2015年抗小斑病(病级3级),高抗南方锈病(病级1级),中抗纹枯病(病指44),抗茎腐病(发病率10%)。

品质分析:2016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北京)检测结果:籽粒粗蛋白(干基)含量11.09%,粗脂肪(干基)含量3.76%,粗淀粉(干基)含量72.89%

产量表现: 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7.7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6.35%(极显著);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6.7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22.22%(极显著)。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.1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7.07%

栽培技术要点:1.适期播种:夏播播种时间以6月中旬为宜。2.合理密植:每亩留苗40004500株。3.化学除草: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。4.科学施肥: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(15-15-1530千克、尿素10千克,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530千克。5.及时排涝和灌溉。6.及时防治虫害:苗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等害虫;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。

审定意见: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初审通过。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区推广种植

     

     

     公司将继续秉承“农为本、诚至上”的服务宗旨,为广大农户提供最优质的品种和服务而努力奋斗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“安徽省农业委员会”相关链接:http://www.ahny.gov.cn/detail.asp?id=ABAC948E-C566-4342-ABB9-2541BEC5D4F3&typeid=11


下一页】 【上一页
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】【关闭窗口
版权所有: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:亿网科技
地址:安庆市开发区小孤山路 电话:0556-5331658 5321658 传真:0556-5332818
网站备案编号: 皖ICP备07006072号